稀有、特殊姓氏─卞(268)

稀有、特殊姓氏─卞(268)

卞愛基-1  

 

(ㄅㄧㄢˋ)
 
與〝卡〞這兩個字,很容易讓人混淆不清,很多人把字,
讀成了卡片的卡字,實際上是不相同的。
 
根據《姓纂》及《廣韻》的記載,氏出現在約3000年以前的周代,
是曹叔振鐸的後人。振鐸是周武王的弟弟,被封在曹國(今山東西部),
其後代有被封於邑(今山東泗水附近),就以封地為氏而姓了
曹叔振鐸是後世曹姓的始祖,而氏又分自曹氏,
如此可見,曹、氏系出一源的一家人。相傳在山東和江蘇一帶,
至今仍有二姓不聯姻的習俗。
 
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,我國歷史上就已經有了姓的名人出現,
那就是記載於《呂氏春秋》上的高士卞隨。據該書的記載,
卞隨的事蹟是這樣的:〝湯遂與依尹謀夏伐桀、克元,以讓卞隨
卞隨辭曰:『後之伐桀也謀乎我,必以我為賊也;勝桀而讓我,
必以我為貧也。吳生乎亂世,而無道之人在來詢我,吾不忍數聞也。』
乃自投穎水而死。〞
 
氏出自高貴的姬姓後裔,其後代子孫也為卞氏家族寫下輝煌的一頁。
據傳春秋時,魯國有卞邑大夫卞莊子,以勇力而著名,
相傳他有刺殺雙虎的故事,在戰場上奮力殺敵70人而死。
 
「和氏之璧」在人們的心目中可謂鼎鼎大名,當年趙國的藺相如
曾經冒著隨時可能被殺的危險,已過人的勇氣和智慧,
創下了膾炙人口的〝完璧歸趙〞的史實。而這件至寶,
正是由春秋時代的楚國人卞和發現的。相傳卞和兩次將這塊璞玉現給楚國,
都被說成是假的,獻給厲王時被砍左足,獻給武王時,又被砍其右足;
到文王即位時,卞和又抱著這塊璞玉在荊山下哭,
楚文王知道後派人把這塊璞玉取來,經過雕琢,果然得到了稀世寶玉,
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〝和氏璧〞。
 
姓依據「全國姓氏要覽」
(內政部96年6月12日出版)之排名與人數統計,
台灣姓分佈於台北、新竹、南投、彰化、嘉義等地,排名第268名。
男性有447人,女性有397人,共計844人。
 
姓資料來源:元和姓纂、姓氏詞典、中華姓氏大辭典、尋根問祖、
500年前是一家、百家姓探源、百姓祖宗圖典、全國姓氏要覽等。
 
姓照片來源:郭智祥珍藏提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稀有、特殊姓氏─卞(268)
    全站熱搜

    石頭與姓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